如果那个卖家自己想买些其它物品,他可以用文件来完成。
在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有三大基本的结构性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对付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最佳方法是闭合套利空间,或者像美国已故经济学家托宾所主张的那样征收资本流动税(即托宾税),风险最大的做法就是开放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特别是在中国当下存在严重资产泡沫、经济又出现下行趋势的情况下,若是放任短期资本自由流动,极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今天中国是否需要开放资本项下的自由可兑换目前还在争论中,但仅仅是为了降低央行持汇成本而去开放资本项目是不值得的,因为其风险实在过高、且事先难以确定。但是,资本项目自由化会因为国际资本流动而导致经济波动。就如我们在许多发展中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看到的,只要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处在报酬递增阶段便会有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一旦经济增长进入报酬递减阶段通常都会发生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假如流出的是短期套利资本,便会有资产价格的暴跌,假如流出的是存量长期资本,那么就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第二步是放松对利率的管制,不仅要让利率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还要保证市场的实际利率为正。贸易自由化可以获得比较优势、并带来全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
两倍于GDP的广义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和信托等投资渠道在虚拟的金融活动中空转,并形成了一条脆弱的债务链。这种风险来源于发展中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的非稳态,非稳态的经济增长会导致不稳定的资本流动,从而会带来流动性冲击。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特种金融债和企业债四大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更高效率的一国金融体系往往伴随国际贸易的逆差,但也存在例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储蓄可以在国际上更大范围内灵活配置,一国金融体系效率对其经常项目的影响逐步增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是资金分配的主渠道,但随着财政预算在生产和投资中所扮演角色的淡化以及国内资本市场总体发展滞后,国有银行逐步成为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这就形成了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的刚性依赖,与之类似的,非国有企业也存在这种刚性依赖,甚至依赖程度更高其三,近些年来,尽管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特别是2013年7月份全面放开贷款利率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迈上一个新台阶,但是由于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是银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这就使得政府对利率的管制仍然十分严重。
总之,当前国内金融改革主要是要让金融回到它本性的原点,即金融如何来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发展如何建立在其信用基础条件上,这样金融改革才能顺利进行,金融业的发展才能水到渠成,否则金融市场容易积累系统性风险。当前国内资本市场之所以发展不正常,问题众多,就与国内金融市场同信用基础长期不相匹配有关。

对于这点,周小川在《报告》中强调得十分清楚。在不少国外对冲基金做空人民币汇率的同时,国外特别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同样没有减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政府力量来设立基准利率可以成为保证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依据,也可以成为政府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式,这是现代政府的义务与责任。而欧美国家的基准利率或是货币市场隔夜拆借利率或是回购利率,不仅能够反映最近时期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也是以无风险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依据的。
在这个体系下,市场主体在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上,可以自主经营、决策、投资、消费等,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机制,政府不直接进入市场。不过,这种量上的变化也是放松汇率管制的重要一步,人民币汇率交易弹性的扩大,双向波动的出现,将有利于发现汇率市场供求关系,促进人民币汇率价格向合理均衡价格水平靠拢,促进人民币汇率有效价格机制的形成,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及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奠定基础,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从而改变国内金融市场的环境。 进入专题: 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 汇率形成机制 金融服务 。所以,在一般人看来,基准利率就是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与手段。
而《意见》关于股市改革的颠覆性观点具体表现为对于股票发行和股市定价的市场化,这就意味着任何公司只要达到上市标准就可申请,监管者既不管公司之规模,也不限定公司上市之时间。更何况,在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汇率形成机制与以黄金为本位的一价汇率形成机制有根本性差别。

同时,由于银行能够对信贷风险自主定价,银行可以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市场利率,从而有利于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存款利率不放开不仅影响了利率市场化的质量,而且减弱了银行有效竞争的动机。
就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样,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确立中国成熟的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而这个框架将影响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关键词: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 汇率形成机制 金融服务 股市改革 导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涵盖了16 个领域、60条具体任务、三百多条改革项目,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正如《决定》所指出,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不仅在于《意见》重启已经停止了一年多的公司上市,让国内公司有了新的融资渠道,而且在于《意见》提出重新设立中国股市的运作规则、监管理念、市场发展之宗旨等。特别是在现代金融市场,不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严重的信息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瑏瑧,而且投资对金融市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十分不足,投资者的决策判断主要取决于市场预期。第一个方面应该是这次股改最为核心的问题,即要在中国股市资源配置中让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界定清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就得处理好监管部门的权力问题,打破当前监管者权责严重不对称的局面。
关于金融市场开放,特别是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周小川的《报告》远远超出市场预期,这将为中国金融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创造更多的条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则是国家债务信用过度扩张的结果。
但是这些利率能够满足基准利率的要求吗?能够以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来保证吗?关于这些问题,《决定》和《报告》都从不同方面予以强调。尽管有人称《意见》为中国股市发行核准制的末代版本,但本文认为它将重新开启中国股市发展的新时代,将对中国股市产生重要的影响。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定下的金融体制改革的蓝图与路径,既反映了现实经济的要求,也表明了政府对于金融体制全面实现市场化转型的决心。如果国内金融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曲线建立起来了,那么它就能够能确立新的基准利率,并为市场提供有效的定价基础。
作为一场重大的制度改革,如何突破既得利益集团阻碍,让新制度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是保证这场金融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而《意见》就是从IPO 入手,全面深化股市体制改革。因此,让金融扩张处在合理的范围内也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心。可以说,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也就意味着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有更大的根据市场风险自主定价的空间。
近年来,国内外政府与学界对此问题也开始警觉。此外,《意见》的出台还涉及现有相关法律的修订问题,比如《证券法》,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检验。
而中国证监会出台的关于新股发行的《意见》则给了市场一个巨大的震撼。在这样的条件下,股票可算是一种准货币,其信用等级仅低于国家信用担保的货币。
在这个《报告》中,尽管没有更多的新的金融改革项目,但是从外汇、利率、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改革及商业银行改革等方面构思出一个未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新蓝图。在一价机制下,由于贸易产品的价格与货币价格水平是一价的,通过黄金的价格,可以找到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汇率的比价关系或均衡价格。
而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是价格机制,或通过价格来调整商品的供求关系。四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步伐。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不仅无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无法清楚界定基本职能让政府在经济运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更是无法形成。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通过有效价格机制进行分散化决策,即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经济当事人能够根据市场价格机制所显现出来的信息,把其掌握的要素资源最有效地利用。
三是有序推动跨境资金和金融交易双向开放与流动,以便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创造条件。所以说,只要确定了新的基准利率,银行的存款利率放开就容易了。
美国是这样,中国也是如此。而产权必须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并且任何财产权利都要受法律保护,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不过,既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是逐渐放开的,这不仅说明了当前人民币汇率仍然是管制下的汇率制度,增加汇率浮动幅度并没有完全解除这种管制,只不过管制幅度大小不同而已。如果把信用扩张限定在合理的边界内,当事人信用扩张的成本与收益均能够归结在自己身上,当事人就会谨慎从事。